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教育资讯

认识专业应避免四大误区

    专业选择,在高考志愿填报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面对众多的专业,如何选择到最适合自己的?选择专业时,有哪些误区需要避免?广大考生在专业选择前要认识专业,了解专业,做到知己知彼,方能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
    认识专业的渠道:线下+线上
     线下--校园开放日或者是高招会,校园开放日或者高招会是最为直观的这种选下渠道。
    “校园开放日”:可以让考生走进校园,切实感受学校的文化氛围,可以与高校老师或是已进入大学就读的学生进行交流,考生的疑问可以获得个性化的解答,还可以获得一些个人的专业学习感受和学习建议。
    例如:湖北高招会--湖北考生与各高校交流互动的公益性平台。通过湖北高招会可以让考生更详细、更充分、更深入地认识各高校的专业。
    线上:利用互联网的信息平台进行专业相关资料的搜集和整理,包括各高校官方网站的“招生”专栏,各高校的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等。通过线上“专业介绍”等相关栏目,了解该校各专业实力(比如是否为重点专业或特色专业等)、培养目标、主要课程、就业前景等内容。部分高校还开设有专门的“在线咨询”,考生如有个性化的问题,则可在线咨询院校招生老师。
相比高校招生网站上的专业介绍,学校院系网站上的专业专栏对本院开设专业的介绍更加详实和清晰,如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及师资、课程、实验室、科研基地等办学条件和建设情况,此外还有教学、科研等人才培养方面的动态信息,考生据此可对拟报专业进行更深入的考察。
  近几年通过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推送招生信息的高校越来越多。尤其是在报考志愿前夕,很多高校会通过微信公众号推送来宣传学校各专业的最新发展动态。因此,建议考生和家长不妨通过院校的微博和微信公众平台来获知相关信息。
  当然,考生还可以拨打各高校招生办公室的电话进行咨询。
  此外,考生还可以通过阅读相关资料的方式来认识专业。如:招生指南、各高校的招生宣传册、权威专业的高考招生报刊等。
   认识专业的误区:单从冷热、名称、就业等识专业
  误区一:根据“热门”“冷门”识专业
  有的考生和家长在选择专业时会将热门专业作为首选,认为热门专业就是好专业,对专业学什么、就业前景如何等内涵考虑甚少,也少关注是否适合自己。而一味追热的后果是,有的考生因专业录取分数高无缘就读而后悔;有的被热门专业录取上学后,发现不适合自己,从而学习兴趣不浓甚至厌学。所以,不管专业是“热门”还是“冷门”,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只有在自身和专业之间寻求最高的匹配度,才是更有效的选择。
  误区二:根据录取分数高低识专业 
  分数是考生选择专业时必然考虑的因素,但并不是唯一的因素。有的考生在选择专业时直接依据专业往年的录取分数,再参照自己的高考分数直接对号入座,既不考虑自己的兴趣能力,也不考虑各专业的培养特点。这种完全忽略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的填报方式是不可取的。
  需要提醒考生和家长注意的是,专业往年的录取分数只反映了考生报考的情况,并不能完全反映出专业本身的办学实力、发展趋势、就业前景等。因此,专业特色、培养目标等也都应该作为选择专业的必要因素考虑,才能科学合理地选择专业。
  误区三:根据名称识专业
  以往填报志愿时,有的考生因为不了解专业内涵、混淆专业名称而报错志愿的情况屡有发生。事实上,不少专业的名称并不能完全反映专业的实质和将来的职业。比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信息与计算科学”这两个专业的名称很相似,但是一个是属于工学计算机类,一个是属于理学数学类,不论是主修课程还是将来的就业领域都有较大区别。
  此外,即使是同一个专业,在不同高校,其培养目标、培养方案、培养特色等也不尽相同,所以,有时候通过名称并不能清楚地区分专业之间的不同,考生和家长一定不能仅凭名称来认识专业。
  误区四:根据就业率高低识专业
  面对近几年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很多考生和家长在填报专业志愿时会考虑专业未来的就业情况。高校公布的专业就业率一般是当年毕业学生的就业情况,影响就业率的因素除了专业本身还有社会环境、经济环境等其他因素,考生将来是否容易就业是三、四年后的事情,这个时间差也是需要考虑的。
  另外,专业就业率不等于就业质量和就业满意度。有些专业的学生虽然容易就业,但就业质量、就业满意度却不一定高。因此考生在选择专业时,一定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
更多资讯关注湖北高招会
 
分享到:
点击次数:790  更新时间:2016-06-25
点击次数:  更新时间:2019-01-10 14:42:01  
上一篇: 让填报志愿更清晰    下一篇: 填报志愿,考生该注意些什么?

 

指导单位:湖北省教育学会      组织单位:武汉东方骄子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027-88609463  传真:027- 86626708   地址:武汉市洪山区徐东路7号凯旋门广场B座17层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洪)字第0308号

友情链接: 湖北省教育厅 人民网湖北频道 腾讯·大楚网 中国教育新闻网 湖北省教育学会

Copyright@2014. All Rights Reservd.鄂ICP备18029920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1102003995号 百度统计